如何快速识别中风症状?院前急救措施与三大禁忌须知

站长站长 mindfulness-practices 2025-04-19 1 0

哎嘛!您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?好好吃着饭呢,家里人突然筷子掉地上,说话开始大舌头,这时候是该打120还是掐人中?去年我大舅就是这么个情况,全家乱成一锅粥,结果送医晚了落下偏瘫。今儿咱就掰扯清楚:怎么在黄金90秒内识别中风?哪些动作千万不能做?


一、中风识别三件套:看脸、举手、说人话

上个月社区义诊,神经科张主任教了个绝招——​​"笑抬说"三连击​​:

  1. ​看笑容​​:让患者呲牙笑,观察嘴角是否对称(就像我二姨当时右边脸整个垮下来)
  2. ​举双臂​​:双手平举10秒钟,看哪边手臂往下掉(参考老王家媳妇发病时左手直接耷拉)
  3. ​说短句​​:让患者说"今天星期二",听听有没有口齿不清

要是中了一条,别犹豫!去年市急救中心数据摆着呢:​​发病3小时内送医的,存活率比超过6小时的高出40%​​。您算算这笔账,耽搁半小时就是跟11万脑细胞过不去!


二、急救三板斧:稳住、报准、别添乱

记得去年邻居家出状况,他家闺女愣是给病人喂水,差点呛出肺炎。这里给您划重点:

​① 人体定位仪​
让患者平躺,头侧向一边(防止呕吐物堵塞),身子底下垫个靠垫。千万别学我同事上次把人架起来走动,结果引发二次出血!

​② 120通话秘籍​
跟接线员要说清三要素:

  • 发病具体时间(精确到分钟)
  • 异常表现(比如"右脸歪斜+左手无力")
  • 基础病史(高血压/糖尿病要特别说明)

​③ 禁忌三不要​
× 喂水喂药(可能引发窒息)
× 摇晃拍打(加重出血风险)
× 私家车送医(路上突发状况抓瞎)


三、血泪教训:三大作死操作别碰!

上个月急救培训,老师甩出一组数据看得人脊背发凉:​​35%的中风患者因错误急救导致并发症​​。重点说说最要命的三个坑:

​1. 乱喂安宫牛黄丸​
去年冬至,隔壁楼刘奶奶发病,儿子把药丸硬塞进去,结果卡住气管差点要命。记住:昏迷患者禁喂任何东西!

​2. 按摩瘫肢​
我表姑父发病时,家人使劲揉搓他发麻的腿,后来CT显示出血量增加20%。这手法跟往着火点浇汽油有啥区别?

​3. 等子女下班​
前街杂货铺老板发病,老伴非要等儿子从公司赶回来,结果错过溶栓窗口期。您想想,这跟火灾现场等消防员来了才逃命有啥两样?


四、独家数据:急救包里的隐藏buff

根据市三院2023年统计,​​备有急救包的家庭,平均送医时间缩短28分钟​​。我的经验包里常年备着:

  1. 医疗信息卡(血型、过敏史、常用药)
  2. 防呕吐袋(便利店款就够用)
  3. 软垫(固定头部用)
  4. 备用手机(预存急救联系人)

这东西就像车里的安全锤,可能一辈子用不上,但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稻草。上回同事家老爷子发病,翻箱倒柜找病历本耽误了15分钟,这时间够医生做两轮检查了!


说句掏心窝的话:中风急救这事儿,七分靠冷静,三分靠知识。您记住了,遇到状况先给自己三秒钟深呼吸,手别抖、心别慌。去年我大舅二度中风时,我掐着表3分钟完成识别+报警,医生说再晚半小时就得开颅。您看,这急救技能真能当传家宝使!

喜欢0评论已闭